“冬闲田”变成“增收地”!广东高州冬季管护备春耕
时间:2025-02-23 07:07:09 出处:休闲阅读(143)
春节前夕,冬闲田当北方田间霜雪满地,变成南方却是增收州冬j9冬种冬管的农忙时节。连日来,地广东高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各地随处可见田间地头忙农事的季管场景,冬种冬管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护备以便更好地迎接新一年的春耕春耕。
走进高州市泗水镇大翰村,冬闲田近两万亩的变成冬种土地种植着玉米、青瓜、增收州冬茄子、地广东高j9丝瓜、季管苦瓜、护备油麦菜等“北运菜”,春耕一垄垄菜田规整有序,冬闲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翻犁土地、移栽施肥、灌水补墒、耕作层剥离平整……大翰村村干部张景意介绍:“我们村是高州市冬种面积最大的村,最早引进了粤秀3号和抗病2号青瓜,具备抗寒耐旱,亩产比常规品种高200~500斤;引种的双青12号、35号四季豆,深受市场青睐。”
高州市利用休耕期进行耕地质量提升
据了解,2023年泗水镇蔬菜种植面积约1.8万亩,全年总产量约4.83万吨,人均蔬菜收入高达3500元,日均收购量约3万斤,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近年来,泗水镇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点,创新推广“稻一稻一菜一菜”耕作模式,每年种植早稻、晚稻两造,可实现每年每亩水田收获稻谷2000斤左右。晚稻收获后,冬季再种植两到三造蔬菜作物,有效填补“种植空窗期”,让“冬闲田”变成“增收地”,实现一田多收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确保了农田四季无闲,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泗水镇目前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南方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高效高产的冬种成果离不开高质量的冬季耕地管护。为持续提升耕地质量,高州市因地制宜集成了多种培肥改土技术,如秸秆还田、紫云英绿肥种植、盐碱地改良等,大力发展紫云英等绿肥生产,多措并举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
镇江镇万亩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内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开展化肥和有机肥的施肥工作,进而达到丝苗米在成长阶段“缺什么、补什么”,维持土壤肥力水平。
据悉,该项目土地平整工程分为2期,1期实施期限直至2025年3月,建设规模约6400亩,现状耕地面积约4700亩,现状耕地的等别为3.8,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后等别达到2.8,大大提升耕地质量。该项目建设后,预计灌排保证率及道路通达度达到80%,将极大改善耕种条件,满足出入交通和机械化耕作的需要,有效提高耕地生产力。降低生产风险,稳定土地产出,防止土壤与水质退化,为来年春耕做好充足的准备。
截至目前,高州市耕地面积已达58.28万亩,共立项建设垦造水田项目12个,面积4354.94亩,形成水田指标1210.49亩。
高州市自然资源局耕保股股长钟声表示,下一步,高州市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通过新修沟渠、新修道路等工程,把万亩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地内原本零散非耕地和现状耕地整合,进行连片整治开发,努力实现“良田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目标。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王子瑜
通讯员 黄浩诗 未启浛 冯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