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可以戴多久?怎样掏耳朵是正确的?警惕听力下降,医生这样提醒!
3月3日是耳机耳朵全国爱耳日,耳朵是可戴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据统计,多久j9我国听力障碍人群已超过2亿,样掏其中约7000万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者,正确60岁以上听障群体达1.13亿。惕听提醒听力下降并非老年人的力下“专利”,年轻群体因不良用耳习惯,降医也面临听力受损的生样风险。如何科学认识听力下降等耳科棘手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耳鼻喉科周晓庆医师向记者介绍了日常预防方式与应对措施。耳机耳朵
听力下降的可戴“无声危机”
听力是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纽带,但许多人对听力损伤的多久早期信号并不敏感。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听不清他人说话,样掏频繁要求重复;
接电话时需调高音量;
在嘈杂环境中(如餐厅)辨音困难;
耳内持续出现蝉鸣、正确嗡嗡等耳鸣声。惕听提醒j9
若忽视这些信号,可能导致语言能力退化、社交孤立,甚至增加认知障碍风险(如阿尔茨海默病)。
听力下降的五大常见原因
1. 噪音损伤
长期暴露于85分贝以上的环境(如工地、KTV)或长时间使用耳机(音量超60%、时长超1小时),会损伤内耳毛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2. 耳部疾病
中耳炎、耳硬化症、耳道栓塞(如耵聍堵塞)等疾病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
3. 药物毒性
部分抗生素(如链霉素)、化疗药物可能损害耳蜗或听神经。
4. 衰老退化
60岁以上人群中,约1/3存在老年性耳聋,源于听觉系统自然退化。
5. 突发性耳聋
压力大、熬夜、病毒感染等可能诱发单耳或双耳突然听力下降,需72小时内紧急就医。
预防先行!科学护耳
1. 远离噪音伤害
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60%,时长不超过60分钟。
在嘈杂环境中佩戴降噪耳塞或头戴式耳机,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2. 正确清洁耳道
避免用棉签、发卡等硬物掏耳,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
耳垢具有自洁功能,若出现栓塞,应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处理。
3. 警惕耳毒性药物
服用药物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咨询医生。
4. 定期检查听力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筛查;
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音乐从业者)需缩短检查间隔。
听力下降后如何应对?
1. 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传导性耳聋(如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改善;
感音神经性耳聋需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重建听力。
2. 科学验配助听器
助听器需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进行个性化调试,盲目网购可能加重损伤;
佩戴后需定期复查,适应环境声音。
3. 人工耳蜗植入
适用于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过电极刺激听神经传递信号;
儿童越早植入,越有利于语言功能发育。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黄小殷
通讯员 安俊停 李龙浩
-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被正式撤销
- ·字节跳动向前实习生索赔800万
- ·未来5G还能干啥?涉及教育、健康……升级方案来了
- ·俄罗斯一客机降落时起火 原因或为“飞机猛烈撞击跑道”
- ·梅州鸽血废品初次进口
- ·2024大湾区文投大会“吸金”超56亿元!签约企业52家
- ·字节跳动向前实习生索赔800万
- ·荥经弘扬颛顼文化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华资质
- ·央行11月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3个月
- ·痛心!山东一小区发生烟花爆炸致1人遇难,官方通报
- ·第八次“司法大拜年”专项执行行动发布案例选登
- ·梅州海关会同梅州海关缉私分局睁开侵略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普法张扬行动
- ·深圳正式官宣入秋!广州超长夏季何时终结?
- ·美菲签署军事情报共享协议 国防部:防务安全合作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
- ·原创曲艺音乐剧《小明星》复排上演 粤曲表演艺术家梁玉嵘领衔主演